(原标题:IDC:2024-2029年中国AI+工业软件细分市场复合增速将到达41.4% 远超同期核心工业软件)
智通财经APP获悉,随着阿里千问、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能力突破和技术开源,以及华为盘古、百度文心也加入开源阵营, AI/GenAI开发门槛显著降低, AI/GenAI向工业渗透的速度也在显著提升。《IDC MarketForcast:中国核心工业软件市场预测, 2025?2029》报告预测,2024-2029年中国AI+工业软件细分市场复合增速将到达41.4%,远超同期核心工业软件(CAD/CAE/EDA/PLM/MES等)19.3%的年复合增长率,到2029年,AI+工业软件的渗透率也将从2024年的9%提升至22%。
但由于工业企业业务流程过程复杂、价值链长、参与角色复杂等特点,未来工业AI并不会完全替代传统工业软件。工业软件仍然会占据接近八成的主流市场,作为工业AI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共同赋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。
IDC 预测,到2028年,60%的全球制造企业1000强将在产品研发端普及生成式AI Co-Pilot,根据行业标准、工程实践和企业流程,按需提升工程师技能。在三大类工业软件中,运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场景最为通用,在销售预测、供应链规划、财务分析等场景都有应用,是当前AI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;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则有最为丰富的场景,各细分行业头部制造企业都在广泛的场景中快速试错,迭代AI能力和应用场景;设计研发类工业软件由于门槛较高,当前场景相对较为稀缺,但随着后续基础大模型多模态能力的提升,其生成式能力在设计研发领域的优势会逐渐释放,研发领域AI应用的场景和深度都会持续提升。
工业数字化助力中国制造从产品出海到成为全球企业
将中国制造企业出海分成三个阶段:出海1.0产品出海、出海2.0供应链出海、出海3.0品牌和服务出海。在每一个阶段,数字化都能赋能和加速企业成长。
在出海1.0的产品出海阶段,企业将出海当成业务增长的新引擎,但如果没有合规的护航,增长没有保障。基于云平台上的各类应用可以帮助企业从会计税法、数据保护数据隐私、行业合规等角度提供完整解决方案,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渠道投放、线索管理、客户转换、物流、协作、售后等增长内容。云服务商、咨询公司、软件商都是可信赖的合作伙伴。
在出海2.0海外建厂和供应链出海阶段,工业数字化可以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效率、成本和质量不可能三角的平衡。IDC调研显示,42%的制造企业认为,品质保证对于制造出海,品牌建立与信任最为重要。当前基于AI视觉的工业质检方案在典型行业和场景中已经非常成熟,大模型的出现,使得底层统一的泛化能力强的通用模型将可能替代多个小模型。
在出海3.0全球创新的品牌和服务出海阶段,通过全球一体化产品创新平台的应用,通过正反向数字主线,以及产品、流程两类数字主线的贯通,可以帮助企业统一唯一的数据源,根据实时数据持续改进,并能够结合当地市场特点同时实现多地协同和本地化设计,实现全球协同的敏捷式产品开发模式。
利好优配-利好优配官网-手机股票配资-公司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